發布時間:2019-07-11 18:23:42 信息來源: 發布作者:卡金網絡
最近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,烏魯木齊網站建設發現《意見》提出了完善健身休閑服務體系,培育健身休閑市場主體,并且這些都是依托在互聯網+的模式下,那么,互聯網+休閑健身市場,對于市場來說,如何獲得利潤呢?
凡是政府提倡的,都代表著一種趨勢走向,但是想要長久的堅持下去,必須有一種持續盈利的模式,否則所有的互聯網+就是一陣風。對于休閑健身,其實早就有互聯網公司開始向這個行業滲透了,當然,首當其沖的就是收費昂貴的健身房。
互聯網+的沖擊健身房的做法很簡單也很粗暴,那就是降價再降價,這和團購網的打法很像,低價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互聯網公司拿到投資后,就像曾經的滴滴打車一樣開始燒錢,另一方面通過低價培養用戶消費習慣,比如全城熱煉、小熊快跑等服務,推出了包月99元這樣的服務,這樣的價格,想一想也是醉了!
顯然,沖擊健身房的想法還是有一些天真,那么除了這個之外,還有哪些收費模式呢?
硬件收費
硬件類似于智能設備,比如一款基于GPS全球定位技術計算運動數據的App,能追蹤運動路線,監測距離、速度,同時,你也能實時查看運動所處位置以及運動圖表,并了解卡路里的消耗情況。
免費增值
所謂免費,是有一定條件的,比如說你用這款軟件,如果達到要求,那么就免費,如果沒有達到要求,就收取一定的“違約費用”。健身本來就是一個需要毅力和勇氣的,而結果自己出了一身汗,還沒有達到要求,自掏腰包,總感覺怪怪的。
廣告收費
其實,互聯網很多公司都是通過廣告收費的,充分利用移動技術和手機,指導消費者進行健身,如果方法得到,而且健身者體驗好的情況下, 擁有了一定的人口基數,那么,投放廣告收費,顯然是再正常不過的。當然,作為運動休閑這個利潤龐大的產業,很少有人會靜下來深耕細挖。
會員、課程、內容收費
有一款減肥APP,定制化減肥食譜內容進行收費,收錄了700多種食材和8000多種包裝食品,擁有“減肥推薦”、“減肥評價”等功能,致力于幫助廣大用戶不窮的時代,這樣的內容想要獲得消費者認可,還是有一定難度的,至于會員、內容等收費方法,和傳統的收費并不二致,利用互聯網,頂多是20%的優惠罷了!
互聯網+其實就是如何將線上和線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,網約車是最為成功的典范,充分了利用了共享經濟,而其實很多健身運動都屬于群體運動,比如,想打一場籃球賽,人不夠怎么辦?找不到場地怎么辦?很多籃球愛好者自發組建了一個籃球愛好群,然后定時間,定地點,并且對于場館費用實行AA制,顯然,這樣的健身付費方式才是大家最為接受的!
為什么對休閑健身產業投入那么多熱情呢?相關資料顯示,到2030年,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。無疑這個領域有的是真金白銀,當然是創業者、風投熱與投資的產業,不過,想要真正做到顛覆,還是先讓頭腦冷靜下來,“某某產業十萬億市場,我們切分一點就是多少個億!”曾經的團購網站就是帶著這股熱情給創業者挖了很大的坑。所以,固然建設產業充滿朝陽,但是只有充分做好了用戶體驗,再談收費和盈利,這樣的姿勢也許是最為正確的!